读了1998年12月9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董晓东先生的文章《怎样对待学术批评》。文章主张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改变学术界死气沉沉的局面,以繁荣学术,这个用意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读完全文,我的印象恰恰和董先生的原意相反。董先生实际上在说:不管批评的话是否实事求是,被批评者必须俯首听取,读者也不能发表不同意见,如果进行声辩和反批评,即是阻碍学术批评。这样把批评和反批评割裂和对立,是很不恰当的,恰恰对学术讨论的开展有害无益。
事情是由董晓东的文章批评10月16日《南方周末》刊登王俊义先生的文章《一篇多不实之词的书评》引起的。因为三个多月以前,有一位80多岁的老者林础先生撰文批评《中国近代史通鉴》一书,举出该书中的若干错字漏字,从而全盘否定该书,措词尖刻,无限上纲,批评中有不少失实之处。作为该书编纂者之一,我很感谢林础先生指出的错字漏字,并且,读到林础先生的文章后,我们立即组织开展自查,目前尚在自查过程中。但我们同林础先生存在根本分歧,林先生并未涉及全书的内容、观点,而全盘否定该书,他的否定意见,我们不能苟同。我自问参与该书编纂,对确定全书的宗旨、框架、结构、体例以及各卷的主要观点、内容及史料方面,作了认真努力;参加撰写的作者是各大学的170多位教授、讲师,也都尽了各自的力量。此书是一部篇幅宏大、信息量丰富的有用的综合工具书。当然由于我们水平不高,且篇幅浩大,出自众手,确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我们欢迎任何尖锐的批评。但不能同意像林础先生那样一笔抹煞的评论。王俊义先生感到林础的书评有失公正,多不实之词,因列举其失实之处,作了纠正。这是读者所作的反批评,完全属于正常的学术争论,因为反批评本身也是一种批评。王俊义的文章如有不当之处,董晓东先生尽可就其内容再进行批评,这同样也属于正常的学术讨论。不料董文只字不谈王文的具体内容是对是错,认定发表反批评的文章就是阻碍批评,这样的逻辑,如何能令人信服?
批评和反批评是学术讨论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批评当然可以促进学术的发展,但所有的批评文章不能保证全都公平、正确,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有偏颇之处,有不实之词,甚至也有完全错误的批评,必须允许和保障读者和作者有反批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收切磋之功,明辨是非,使学术正常地、健康地发展。只准许单方面的批评,剥夺另方面声辩和反批评的权利,显然违反公平、民主的原则,有悖于百家争鸣的方针,只能把学术批评引到歧路上去。
过去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我们深思吗?50年代,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讨论,只允许周秦封建说,不允许魏晋封建说,甚至批评魏晋封建说是托派观点,凡有不同意见、写反批评文章的学者都被加上政治罪名,遭到迫害。其结果是学术界万马齐喑,只剩下一种声音,失去了活泼蓬勃的生机。
也有相反的例证。半年多以前,有人在报刊上指责郭沫若同志剽窃了别人的作品,一时三人市虎,闹得沸沸扬扬,一般群众,真假难辨。郭老身故多年,不能声辩,但尚有知情人挺身而出,拿出确凿的证据,撰写有力的反批评文章。文章即刊载在《中华读书报》上,为学术界澄清事实,端正视听,为郭老保护名誉,功不可没。可见声辩与反批评的文章不可缺少。
批评和反批评都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不论作者地位之高低与年龄之老幼,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无尊卑、贵贱、长幼之分。董晓东文中说:林础“是一位80余岁,耳聩目花的退休老人,他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写出那篇文章的”。言外之意,似乎老年人说些过头话、错话可以原谅,不要计较。但是,既然参加学术讨论,就要遵守共同的规范,主要的规范就是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年老”,“耳聩目花”,就可以发表许多不实之词,不负责任地把别人作品一棍子打死,还不允许别人进行反批评。
更加莫名其妙的是,王俊义文章末尾附带提到《南方周末》和《文摘报》在刊登和转载林础文章时,更改了原标题,随意夸大事端,显然有悖于实事求是精神。寥寥数语,不知触动了何人敏感的神经,董晓东文章对这几句话特别关注,说是“采取含沙射影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王文本来说得十分清楚明白,有何“含沙射影”之处,攻击的又是何人何身?
新闻报刊是公众的喉舌,理应受到尊重,但新闻报刊上某些报导亦难免失误,应该允许读者提出意见。同样是附带批评《南方周末》和《文摘报》更改标题的做法欠妥,《南方周末》很快刊出了王的文章,表现出公众喉舌应有的宽宏大量的气度。而董晓东文章却称王文“对《文摘报》亦怨气十足,莫名其妙地横加指责”,甚至提到“怎样对待新闻舆论监督的态度问题”。新闻舆论是否有能力对学术讨论进行监督?有无资格对学术讨论作出裁判?它怎样对学术讨论进行监督?对新闻舆论本身是否也应进行监督?这些问题要说起来,话就多了,且留待公众评说。董晓东的话至少表现了某些人想把新闻舆论凌驾于学术讨论之上以及“暴跳如雷,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不正常的心态,与《南方周末》相比,其气量何其狭小乃尔!
学术发展需要公正而实事求是的批评和反批评,不应该害怕和禁止反批评,只有提倡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为弄清真相而不惧争辩,才能有生动活泼的局面。不允许任何人把持舆论,一锤定音,搞一言堂,那样必然把学术讨论引向歧途。